bsp;
说的是某高官大佬曾几何时也是一个愣头青,后来经历诸多变故,被迫懂得了“在这个环境里,你要是想做成一件事,就必须先做你不想做的事”的道理,遂为了理想咬牙隐忍。
却不想长路漫漫,苦旅的尽头是迷途,等意识到的时候,他已然走上歧路,与当初的自己背道而驰。
第三个反派配角是“愚忠小弟型”。
他从不把别人的性命和法律条文放在眼里,只在乎自己的家人朋友,遇事帮亲不帮理,一面作恶多端一面义薄云天。
后来,他因为贪婪和愚蠢做过了界,反派头子约束未果,觉得这个弟兄迟早会坏事,于是提前剔除隐患,用计把他灭了口。
秦绝将这三份剧本放到一边。
不太好评,回头再想想。
从功利的角度出发,三个角色中第一个最“完美”,可以说他在这部剧里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赚观众的眼泪和叹息,同时体现环境有多能吃人。
这样的人设和结局,不用想就知道播出后会引来多少心痛、惋惜、怜爱,对演员而言是个绝佳的吸粉选择。
但秦绝演戏又不是为了吸粉。
类似的人物,她其实已有演过。不论是《空碑》里的秦弟弟还是《熔炉》里的琴,都和这个角色有相似之处,是悲剧中最常见的那个“被打碎了的美好”。
再接着演一个类似的,也不是不行,只是感觉……有点过于舒适区了。
至于后两个,前者跟《囚笼》里赤那的情况差不多,只需要完成角色的前半部分,如果不考虑拒绝会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