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身吗?”
\n
在分州取士的政策破产后,科举在各地的铺开可以说是比较顺利。
\n
非常反常识的一点就是,科举对士族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威胁。
\n
因为读书是个费钱的事,对各地士族来说,他们几乎见不到坏处。
\n
因为以前的经济形式,导致士族在本地当官是优解,但随着重内轻外的发展,中央权势越来越重,天下士人削尖了脑袋往中央而去,甚至出现了外州官在京官面前,自动低一级的说法。
\n
进士科要经过县、州、吏部选拔,容貌、才能、品德,都要俱佳,这明显就是在选重臣。
\n
以前的士族想要出仕,都需要盘根错节的利益交换,推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,许多有大才的士人,甚至要先给诸侯王当幕僚,或者给外戚当幕僚,才能走上当官之路。
\n
但现在呢?
\n
只要报名参加科举,然后就可以凭借着从小学习到的东西,以及出身豪族的见识,成为进士,朝廷要授官的进士。
\n
光明正大,凭借能力走上来,这是堂皇正道,这是新的鄙视圈层,即,我是进士,而你是依靠祖荫上来的。
\n
世家大族的子弟什么都比,而进士身份,将会是他们攀比的一个新东西。
\n
……
\n
吏部堂中,洛玄辰正细致的看着贞观八年末的诸州官员考核政绩,以及还未曾授官的备选官员资料。
\n
吏部尚书为什么被称为天官,因为他是真的权力大,只要洛玄辰愿意,他可以合理合法的让一个士子,一辈子都当不了官。
\n
“噔噔噔。”
\n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