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大唐将士到达青海已经是极限,往吐蕃境内行军,死于道旁的超过七成,李世民果断取消了和吐蕃在雪域争锋的打算,转而奉行防守反击国策,不过他寄希望于那些封国,希望这些封国能够建功。
\n
至于西突厥,实际上从贞观七年起,西突厥就一直都臣服于大唐天可汗秩序,这么多年大致上也遣使朝贡。
\n
但从贞观十一年后,深究其中关系,却是典型的“听调不听宣”,听从唐廷中央的调动,却保持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,不听从天子帝王的宣召、召见,更不会不上朝见驾。
\n
征服高昌就是对西突厥的一种震慑,让西突厥不要轻举妄动,西突厥可汗果然受到震慑,畏惧之下跑到神临城,最终得到玄门的认可,在西域彻底站稳脚跟,进而形成了现在的格局。
\n
这算是大唐在战略上有些弄巧成拙,但也是对西域的认知不够,没想到玄门势力和影响力已经大到这种程度。
\n
后来大唐一直忙于分封事务和辽东事务,自然腾不出手来处理西域事务。
\n
如今解决完辽东问题,大唐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西域,宛如聚啸丛林的山君,一个庞大帝国的举手投足,都将让一切势力畏惧。
\n
……
\n
西域诸国在大唐的注视下,如同沧海之上的一叶扁舟,颤抖着。
\n
神临城,神庙。
\n
洛玄奘今日不曾戴荆棘花环,而是戴着缀满宝石的金冠,手持同样镶嵌无数宝石的黄金神杖,无数白色、紫色、金色的旗帜簇拥环绕着他,随风而摇动,宛如海洋上的波浪,几乎所有的旗帜上,都绣着凤凰图案。
\n
身着白袍的祭司向洛玄奘躬身,“圣座,西突厥可汗在殿外求见,还有十二个国王,也在殿外,是否让他们进来。”
\n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