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君成想了想后说道:“贵族的不满是注定的,但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反对的人,但最后胜利的总不是那些贵族,我们站在胜利者的一方,就这样。”
\n
……
\n
大唐的藩属国很多,在理藩院中所登记的远远超过了汉朝,当然,远远不如商周这种封建制度的国家。
\n
这些国家的制度混乱,等级混乱,大致上能分成几类,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,就渐渐说不清了。
\n
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。
\n
大唐第一批藩属国是当初贞观初年的时候,打败冬突厥后,有许多国家给李世民上天可汗的尊号。
\n
这一批藩属国的性质就很难界定,既然用了天可汗的称号,按理说,是应该视作外藩的,也被私下称之为胡藩,但其实这一批藩属国中,身份是很不一样的,西燕国、高昌国都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国度。
\n
没错,甚至不用放宽到诸夏国度,这两个国家,国主就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后裔,整个国中都是汉文化,从血统到文化都相当的纯正,但这也是天可汗体系的国家,就很难评。
\n
从那个时候开始,就已经有一点模糊了,等到大唐迅猛的扩张,六大王国制度的提出,西南诸公的分封,以及岭南诸公的分封,就彻底乱了,理藩院现在就连外藩和内藩都分不清了。
\n
在邦周的时候,封在王畿中的畿内诸侯,是内藩,封在王畿之外的诸侯,是外藩。
\n
但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,那很多部落藩属国,比如安东大都护府麾下的诸藩属国,就变成了内藩,而秦国、燕国、齐国,这正儿八经的太宗诸子国,反而成了外藩。
\n
这岂不是倒反天罡吗?
\n
天子也不愿意,外藩岂不是意味着有独立的法理,这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