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国这种纯粹的游牧国家,想要集权是很难的,就算是统一听从王庭的命令,但手底下注定会有大贵族的存在,因为牛羊总是要分散在不同人手中的。
\n
在燕国中,除了燕王之外,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还有几个部落也非常的强大。
\n
在燕国中,早就有人对燕王一脉的软弱不满,认为燕王一脉是在用燕国的名义来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,而且这种谋取利益的方式,损害了他们的利益。
\n
他们认为燕王属于投降派,在用整个燕国作为筹码去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。
\n
在燕国中,尤其是在年轻人存在着一股思潮,“燕国人不是生来就应该生活在这个苦寒之地的,燕国有足够的力量,去夺取更温暖的空间,这片苦寒之地,也该让别人,比如生活在南国的那些贵族来待一待了。”
\n
这个世界上思想才是最锋利的武器,在大唐一统天下交流各方的过程中,种种思潮再次爆发,可以说不比当初诸子百家要差。
\n
只不过现在没有那种明确的各门各派而已,但从科举已经把大部分儒家经典废弃掉可以看出来,传统的儒家已经在渐渐被抛弃。
\n
燕国中的政变又快又急,这些来自各家贵族的年轻子弟,各自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的青年军,在燕国的首都哈拉和林发动了政变,燕王的亲卫队也被策反。
\n
燕王被直接砍死,然后他们宣布接管哈拉和林,又将大唐派来的官吏斩杀殆尽,洛氏留在这里的钱行等分支,见势不妙赶紧溜走,虽然就算是不溜走,应该也不会死,毕竟钱行还是要合作的,但没有得到主家命令,是不可能合作的。
\n
所以溜走是唯一的选择。
\n
在政变之后,因为人心向背以及身份的原因,很快他们就接管了燕国超过一半的兵力。
\n
当初汉末的那个燕国,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