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出现货物短缺,进而物价飙涨的情况,但即便如此,纸币依旧保持着交换价值,帝国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问题。
\n
但帝国所遭遇的危机却是如此的具有毁灭性,历史学家将之成为“饥荒中的盛世帝国”,当代历史学家如此评价——“农为国本,一个帝国用惨烈的现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”。
\n
这惨痛的现实,深切的影响了往后的所有政策,乃至于影响了往后帝国对于农业的执着追求,大唐在饥荒中,持续不断且无法停下的崩溃着。——《唐帝国兴衰史》
\n
第984章 托孤
\n
天佑十四年秋。
\n
帝国内有农民起义,外有藩国作乱,大唐从未如此混乱。
\n
帝国内有忠良救世,外有援军前来,大唐似乎并不危险。
\n
养士三百年,若非上天不睦,大唐甚至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。
\n
黄河以北数以百万计的灾民,宛如蜂群般席卷了整个河北,这种席卷如同炽热的火焰,如同毁灭的岩浆。
\n
所有无法生存的农民都爆发起来,没有统属,没有目标,没有计划,这是一场为了争夺生存权的战争。
\n
当官的不愿意死,做民的也不愿意做安安饿殍。
\n
最终能够决定谁能活下去的,就是手中的武器和强健的身躯。
\n
河北的大批灾民一路南下试图向依旧拥有大片良田的江淮而去,仅仅粗略估计,在路上逃灾的灾民就不下三百万,这个数字随着秩序被冲毁,还在不断增加。
\n
河北是帝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。
\n
而灾民所冲击的淮河以北,黄河以南地区,同样也是帝国人口最稠密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