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谢三不由叹息,甚至希望桑宁反抗自己,这样一来,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将她拥入怀中,揉进骨血。
\n
一路上,桑宁整颗心悬在半空,颤颤巍巍,许久都未曾落下。好在谢三到底也没做出什么荒唐之举,只握住她的手,仔细描绘着指骨的形状,倒是让她白担忧一场。
\n
好不容易抵达庵堂,桑宁刻意落后一步,谢三不满地拧眉,头也不回的道:跟上。
\n
桑宁无奈,只得加快脚步,在樊留光不善的眼神中踏进禅房。
\n
太后早就知道有客要来,桌案上摆放着沏好的铁观音及四只瓷盏,吩咐宫人倒茶。
\n
谢三恭声行礼。
\n
看见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儿,太后面上尽是喜色,笑容无比慈爱,寄声,近段时日陛下派你去往别处剿匪,没受伤吧?
\n
不过是些宵小之徒,仗着人多势众,从官府手中抢夺兵器,占山为王,劫掠途径此地的行商,不是麒麟卫的一合之敌,您无需挂怀。谢三温声安抚。
\n
比起横眉冷目处处挑拣的萧淑妃,太后作为祖母,对他关怀备至,曾亲自给他裁衣,在他习武后备上一碗热汤,弥补了谢三成长过程中的空缺,是以祖孙俩相处的时日虽不长,感情却尤为深厚。
\n
这一点除去太后身边的嬷嬷以外,再无旁人知晓,就连桑宁也不清楚,她只觉得谢三在太后身边时,神情软化许多,不负先前的冰冷嚣张。
\n
寄声去过了粥棚,眼下有何想法?太后笑问道。
\n
等待施粥的百姓比去年更多,不仅囊括乞讨之人,还有许多老弱妇孺失去赖以为生的田土,无法维持生计,才会逗留在粥棚外等一口热食。
\n
谢三虽常年驻守边关,但其师从鸿儒,对朝堂乡野的形势知之甚深,也明白之所以会出现流民倍增的情况,是因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