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但蒋雪梅与弟弟早有“等待高考”的既定目标,并不视进厂为人生良机。她需要听听蒋梦言的意见。
蒋梦言沉吟良久,当着奶奶和蒋雨竹的面,给出了建议:“权衡生产队和工厂的劳动强度、生活环境对姐姐日后学习的影响,我建议放弃这次招工。”
“啊?为啥呀?”许奶奶大惑不解。
“是啊!这机会多难得。”蒋雨竹也站在奶奶一边。
“四姐两年前就有自己的人生规划,目标虽非宏图伟业,但也绝不是进厂当一名普通工人。”蒋梦言开始了他的分析:“我劝四姐放弃,是基于对‘劳动强度’和‘生活环境’的对比:
劳动强度:工厂看似轻松,但四姐是以篮球特长被特招,必入厂队。工作之余的训练比赛不可少,体能消耗巨大,哪还有精力坚持学习、巩固提高?
生活环境:回生产队住家里,有独立房间。没有七八人挤宿舍的尴尬,也少了不思进取又嫉贤妒能者的干扰。这样清静独立的学习环境,是工厂青年想都不敢想的。
比较之下,哪边更适合四姐在等待高考恢复期间学习生活?答案不言自明。我正是基于此等考量,才建议四姐放弃。”
许奶奶听懂了蒋梦言的分析,转而支持他的观点。
蒋梦言接着补充:“还有一点,自今年五月三姐招工去了渔湖区邮电分局,家里能在生产队出工的,只剩妈妈一人。妈妈要强,怕人说闲话,总硬撑着满勤上工。四姐你回去,就能接替三姐的位置,给家里实实在在的支撑,帮妈妈顶门立户!你回去了,妈妈能松口气,我们全家人的心才能真正安定!”
蒋梦言的分析条理清晰,令人信服。蒋雪梅全盘接受了他的建议。当晚,她便去了熊慧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