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书记,水至清则无鱼。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,泥沙俱下。我们只能将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,其他很多事情是放在次要位置的。我说句很难听的话,腐败有时候更能刺激官员的主观能动性…。”
常建新这样的理论,苏希听过很多。甚至还有人说,腐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润滑剂。
苏希看着常建新,他说:“建新同志。我也和你说一句发自肺腑的心里话。腐败或许能刺激官员的主观能动性。但是,它会产生更大的问题。第一,它会破坏公平竞争环境,腐败会导致资源向关系户、利益集团倾斜,而不是流向更有效率更具创新力的市场主体。第二,它会损害投资信心和市场秩序。一个腐败严重的环境,谁敢去投资?办什么事情都要塞钱,都要讲关系的地方,你敢去吗?第三,会加剧社会不公平和经济风险。腐败只会让少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,不仅拉大贫富差距,还会引发很多社会性矛盾。”
“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,只有清廉与高效的治理环境,才能保障市场公平,激发创新活力,吸引优质投资。”
苏希对常建新说:“我们当官的,不要怕麻烦。不要觉得自己廉洁自律就可以了,更加不要使用什么‘能办事的贪官’。要搞敢于向贪官污吏开炮,不要怕脏了衣服,也不要怕影响所谓的GDP增速。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
苏希说的极为认真,这确实是掏心窝子的话。
常建新听后,长叹一口气。他说:“苏希同志,我也想这么做呀。但是,上级领导看的是你的政绩,这个季度的经济增速没达标,立即将你叫去谈话。另外,政治层面讲究的是稳定压倒一切,班子里以和谐为主,民主生活会大家都是挠挠痒。而且,我不擅长斗争。”
“我的领导水平确实一般。”
当常建新说出这句话,可以证明,他走心了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