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霍峻在众人的目光中,出列跪拜,沉声说道:“臣峻叩谢陛下,汉恩高深,唯世代报之!”
\n
两汉时期,最高官职不是大司马与丞相,而是相国,亦称为相邦,丞相为相国副手。刘邦平天下,因邦字冲突,故更名为相国。
\n
西汉初年有相国官职,首任为韩信,次任萧何,其次为曹参,末为吕产。吕产之后,相国遂是被废,东汉未置。直到董卓专权时期,因其权势之故,兼有篡位之念,故就任相国。
\n
霍峻为首辅大臣,丞相诸葛亮辅之,实际上已是相国。但考虑到诸多原因,霍峻未领相国。当下霍峻打算退休,放弃了许多政治权利,大汉能给霍峻唯有相国官职。
\n
至于食邑的话,霍峻从江陵县公,升为襄阳郡公,并确保世袭罔替的地位。
\n
霍峻受领官职后,董允宣读册封诸葛亮、陆逊二人诏书。
\n
诸葛亮,免江州牧,领冀州刺史,都督中外军事,录尚书事,总理朝事。阳都县公,食邑五千户。
\n
陆逊,免雍州牧,都督关西军事,平尚书事,加车骑大将军。陈仓县公,食邑八千户。
\n
陆、葛二人为何食邑有差距,因为在陆逊的率领下,先平陇右,又下关中,不日将安河西。诸葛亮在所攻克的领土上,逊于陆逊,故食邑少之。
\n
二人与霍峻的差距,更多是霍峻以前积累的食邑,以及霍峻半退休状态,故以高官厚爵荣待。
\n
之后,又册封了张飞、关平二人为县公。
\n
赵云资历足够,但身份、功绩弱了些。在是否授封县公上,刘禅征求霍峻的意见。霍峻认为不如延后封赏,毕竟河北未复。故赵云排到第二梯队封县公,而与之同列者还有文聘。
\n
文聘活得久,北伐战功突出,加上开国便是县侯,如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