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正是他的退让,才引起了郗归的愧疚。
“无所谓。”郗归强迫自己硬下心来,“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,这是他自己的决定。”
谢瑾看着郗归身后的舆图,心中百转千回,最终却只是平静地开口说道:“那么,就请阿回借我一人,帮我从中牵桥搭线,促成市马之事。”
郗归点了点头:“好。”
谢瑾与桓氏争斗多年,恐怕根本无法彼此信任,确实需要一个从中说和之人。
她思忖片刻,心中有了人选:“宋和如何?”
“宋和?”谢瑾微微蹙眉,想到从前与此人接触时的情景。
宋和出身极低,幼年时便因为家贫的缘故,被父母送到寺院寄食糊口。
寺中的大和尚教他读书写字,命其整理寺中所藏的佛家典籍与儒学书传。
江左立国以来,一直崇信佛教。
寺院数十年来积累的藏书,甚至超过了许多颠沛南渡的世家大族。
宋和便是借此机会,饱读儒、释二家载籍,掌握了许多原本绝无可能获取的知识,拿到了通往仕途的敲门砖。
郗岑与那寺中的大和尚乃是好友,常常于寺中辩经。
一日辩经结束后,宋和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,请求郗岑指点。
郗岑肯定了宋和的才华,也洞悉了他的野心。
他知道宋和绝不甘心一辈子与青灯古佛为伴,便将其带出了寺院,收为入室弟子。
早在荆州之时,谢瑾便不喜欢宋和身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