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酷暑之下发生疫病。
那校尉领命而去,黄池终于将伤口彻底清理干净,准备上药包扎。
不想他刚打开药瓶,便有护卫大声禀告,害得他险些将小半瓶药粉都倒在郗途身上。
那护卫说,有人拿着女郎的拜帖,自吴兴前来求见,说是一位姓宋的郎君。
“宋和?他怎么来了?”郗途纳闷地问道。
去年夏天,郗归提出以灌钢为货物,与桓氏交换蜀地的建昌马。
那时谢瑾担心其余世家针对徐州,所以便让豫州主理此事,同时找郗归要了个与桓氏相熟的中人。
郗归当时荐了宋和过去,考虑的是他与郗氏、桓氏都相熟,为人也聪颖圆滑,可以在豫州和荆江之间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,助推市马之事尽快落地。
宋和当日领命之后,立刻便兴致勃勃地去了豫州。
他本以为这会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,能让他凭借着市得建昌良马的功劳,提升自己的政治资本。
可谁都没有想到,桓元竟会趁着荆、江二州大饥的机会,对着殷、杨二部发难,在上游一带掀起战事。
宋和本不在意上游是战是和,只想快快完成任务,可桓元却以这场小范围的内战为借口,长期拖着豫州市马之议,以至于此事既未完全谈崩,又始终没有进展,直到前段时间桓元与郗归会面之后,才算是真正画上了句号。
前些日子,宋和随着那一千匹建昌马,一道在江州登船,回了京口。
见面之后,郗归问他今后有何打算,是想继续待在北府军中,还是在徐州郡县历练一二。
宋和向来心思缜密,他本身底层,起点比旁人要低上许多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