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,放榜春闱,选进士四十七人,皆来自南方。榜面一出,北方举人哗然,联名上书,大量北人聚集京城,一时之间社会动荡,情景危急。崇明帝大怒,重审主考官。谢霖也相信陈定和,既然身正不怕影子斜,不如直接将全部试卷重新封订,二次批阅。陈定和听了他的建议,上书自白,为己陈情,解释缘由,提议重约。
自白主要三点:一,北方举人告他偏私南人,可他身出江北,无心偏私。
二,试卷评定结果由三位考官共同审定,非他一人之力可以左右。
三,榜面若故意全定南人,自然会引起如今局面,他怎么会想不到。
条条有理,陈老心念众生,还解释了北方举人落榜的理由,一是一直以来北方民生便不足南方,往年南北进士比例也不公平,二是北方连年大旱,几乎颗粒无收,自然会有所影响。
篇末提了重阅试卷,一书言辞恳切,有理有据。
可据人来报,当时皇帝脸色越看越差,只是隐而不发,但也同意了重阅的法子。
很快到了重审试卷的时候,陈定和相信自己的判卷结果,试卷密封,公平批阅,结果就算有所偏差,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。
那天他还在与谢霖一同吃酒,当时谢霖本来也在批卷之列,只是不知为何又被除名。
年近花甲的老人相信自己的才学,更相信世人认他正直,压根没有把这次重阅试卷放在心上。
只可惜最终结果却截然相反——北方学子入闱二十三人,南方学子入闱二十四人,人数几乎等同,甚至状元还出自北方。
重新放榜,已是立夏,称为夏榜。
春夏榜案,一时之间,所有的罪名都压到了以陈定和为首的考官身上,后面的事情发展的又快又简单,不论老人家如何辩驳,朝廷很快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