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这一政策。
对这个时代大明来说,将公办学堂普及到全国的乡村,多少有点不切实际。
可老朱就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,一意孤行,坚定不移的推行了。
历史上,这项政策,因为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,在老朱死后,很快就被废除。
但至少现在,老朱还活着,全国性大规模的公办学堂还在继续办。
这是老朱的梦想。
一个帝王的梦想!
不过,老朱也很清楚其推广的难度。
也知道这项政策,大多流于表面,实际执行得并不好。
可没有办法。
光是给学生们发放书籍这一项,朝廷的财政就负担不起,老百姓也负担不起。
无他,书太贵了!
活字印刷虽然早就已经被发明出来,但实际使用中,大多仍以雕版印刷为主。
因为汉字是象形字,而非字母文字,排版太困难了。
雕版印刷的工匠,不需要认识字,照着雕刻就行。
活字印刷的工人,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,首先的第一要求,就是自己能认得字。
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,在这个时代,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