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在一份素帛上。
这还不够,还要将同年们的直系家庭成员都登名入册,就是告诉子孙们,他们父辈有这一层关系。
这份素帛就是他们的《同岁书》,可谓是孝廉们的官场网络簿。
这份《同岁书》是时常更新的。
因为每年同岁们任官都会变化,大伙必须要时常保持联系,互通声气。
把自身的近况遍告其他同岁,以便其他人对《同岁书》进行必要的更新。
又因为同岁之间有意识的结交,互引臂助。
他们双方家族的子弟都会来往密切,乃至到了托妻寄子的地步。
甚至,他们有时候为了同岁的交情,去损害与族人的亲情。
为何?
因为乡人、族人只能在地方,对于有志于仕宦的人来说,帮助不大。
反而这种跨州越郡的同岁关系,更能在官场上获得帮助。
这种帮助有多大呢?
就单列一点,在同年里有个规则,就是如在郡做太守,必会察举同年子弟为孝廉。
拿李乾知道的一例来说吧,他之前听了后真的是艳羡无比。
南阳有个豪族蔡氏。
因为父亲和当时的南阳太守五世公是同年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