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华夏蛮荒与黄帝的崛起
话说当时华夏还是一片蛮荒之地,粮食产量低得可怜,人们整天琢磨着怎么吃饱饭,穿的衣服也都是最简单的布衣。
当时还没有发展出社会制度,人们只是和家人聚在一起过日子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氏族或部落。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,诞生了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,也就是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载的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帝王——黄帝。
众所周知,我们自称“炎黄子孙”,其中“黄”指的就是黄帝。他在《史记》中被列于天子之首。我们称黄帝为祖先,不仅是因为他繁衍了华夏民族,更是因为他对华夏文明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源头。
《史记》记载,黄帝是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轩辕,又被称为轩辕氏。轩辕这个人非常聪明,比同龄儿童早熟,在本该喝奶的年纪就能开口说话。
《史记》中记载:“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敦敏,成而聪明。”年少时就天赋异禀,成年之后更是头脑敏捷,深谙世事。有这样的祖先,难怪我们如此优秀。
在轩辕的时代,虽然华夏大地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皇帝来统治,但实际上是存在着一位天下共主,他叫天子。
天子既是某个部落的老大,也是其他部落的领袖,他的工作是维系各部族和睦,化解纷争。天子每天都很忙,一会儿慰问一下张家是否缺粮,一会儿又劝解李家和王家停止冲突。当然,这只是一个举例。
若真的发生战乱,天子就会带兵去平息战火。当时的天子是神农氏的后人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尝百草的神农。
他和伏羲并称为“三皇”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神农氏逐渐式微,其后代子孙的能力愈发不足以驾驭各部落势力,首领软弱无力,部下自然纷争不断,导致诸侯间相互攻伐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