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角起码碾压全剧组出场演员的颜值,貌能配位;如果演员本身的颜值担不得这种拍法,就使得导演束手束脚,不能任为。
录音同理,首先需要好听的声音,再谈论技巧,感情。
“方沂,你不要紧张,我们先对戏。”许涛道。
他俩都拿到台词,挂谱架上,代表录制的红灯没有亮,但马坤仍然戴上监听耳机。
这一幕是姜维同诸葛亮对战,维尚未被亮收服,许涛拿笔圈了一段。
老将军,可知天水姜伯约?
“你试试这句话,注意情境。”
这一段有什么可注意的?
伯约是姜维的字,这时的姜维,26岁,身体机能处于人生中的巅峰时刻,根据剧情,他又是骑在马上,应当有豪迈之气。
方沂其实偏冷,又爱不喜拖音,但武将自然不是这种声色,他略略一提喉,使得自己声音更中气一些:
“老将军,可知天水姜伯约?”
许涛讶异,舒展眉头,两颊的皮因笑容挤到一块儿。
这声音,首先是好听的,这满足配音演员最起码的,最核心的要求,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,声线不够好听,而声线不够好听,未必是因为嗓子生残了,而是因为没系统培训过,从来没好好说过话,只是发出了声音。
就像两脚腾空交替即为跑,但普通人的跑姿,和博尔特的跑姿大不相同;其次,方沂的吐字非常的清楚,就算是没看过这台本,仅凭这声,也理解他说的每一个字。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