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前探了一两步,“一菲,来这坐。”
刘一菲看她俩真的都在,紧张起来了,直直的说:“我来的晚了呀。”
蒋文丽夺走刘一菲的肩膀,维持住自己的笑容,还故作惊讶的揽住她,“是我到的这么早,我该来接你的。”
国际章不免翻了翻白眼。
——————
另一边的方沂和郝冰在做采访,方大导可就没人伺候了。
采访已经到了尾声。
郝冰是《福布斯》中国版的副主编,偶尔在重大场合也客串一下记者,在戛纳这些天,他除了采访各家制片公司老总,也在自己博客中更了一篇名为《光怪陆离的戛纳与中国电影人——我的日记》。
实际上这才是他想讲的。
作为稍微有想法些的记者,在采访方沂之前,他已经预下了结论,不论方沂讲什么,他都会往他结论的方向去理解。
整篇博文采用《纽约时报》一样的新闻记叙体,即先介绍情况,再插入所谓的真人采访,以及一些似是而非,正反两面的观点,最后开始输出结论。
看过这类文章或者做过四六级阅读的人应该能嗅到这味儿:
“第64届戛纳电影节已经过半,正如当初预计的一样,整体状况似乎都在印证“大年”“小年”的潜在规律,除了很少的几部电影普遍口碑不佳之外,大多数电影都各自收获不少拥簇……”
“中国电影也在戛纳市场中显得颇为红火,我们采访到国内电影公司,星美影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