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
前辈其实已经把能拍的,能挖掘的全展现出来了,在上个时代达到了当时审美的艺术巅峰。随后中美进入到蜜月期,继而是数十年的经济建设期,不再鼓励拍摄此类电影。于是在艺术上和现实上,都陷入到了一个“朝战片”的真空期。
这个时间点在去年结束了,11年金鸡奖把最佳纪录片颁给了《冰雪长津湖》纪录片,也就是方沂拿到最佳导演的那一届。金鸡奖是偏爱主旋律的颁奖礼,其颁奖的电影似乎是代表了某种态度。
什么意思呢?
可能不会再不鼓励朝战片的拍摄了。
之所以用这种双重否定的模糊语句来描述,是因为本来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,这个尺度得创作者自己去摸索。如某编剧曾经想了个不错的点子,但是发觉这个点子可能会不通过,于是打电话直接找负责审查的朋友询问:
“我的故事有问题吗?”
“没问题。”
“那拍出来过不过呢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怎么会不知道呢?你都说没问题的东西,怎么会不知道呢?”
“因为我真的也不知道。”
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,没有导演再去砸钱拍摄朝战了。现在有了转机,陆续有导演拿着本子尝试申请,希望能用今天的技术还原那一场战争。
曾经的朝战片是当时的艺术巅峰,但现在回头看自然有不少缺点,如人物塑造过于脸谱化,场面、特效、武器装备等等不够专业,尤其是对美军的还原上,已经不符合今天的商业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