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再往外头宣扬。就连之前请姜青禾在婚前陪同讲理的, 那也是外嫁出去, 没在湾里办过席。
而这一次办起喜事的, 是外出收粮的二牛, 他娶了下湾村一户人家的女儿。
二牛请了之前走村办亲事的这伙人, 来给他操办婚宴,还特地拿着用红纸包好的喜糖, 过来谢姜青禾。
他笑容很憨气, 说话却朴实, “俺能成家, 还得多亏姐你拉拔俺。”
“这不都你自己风里来水里去, 旱路一条条走出来的,”姜青禾可担不起这声谢。
二牛说得认真, “话是这个理,可要不是姐你跟东家说, 叫俺进他的六陈铺待上一段日子,俺哪能琢磨的清里头收粮的门道。”
他能在外头收粮,把这份活计扛起来,也是在六陈铺待了段日子,学了点本事后才有点门路的。
粮铺镇上人又管它叫六陈铺子,在粮食这行当打转的人,没有不熟这六陈的,也就是小麦、大麦、谷子、大豆、小豆、芝麻。
这行当里头有句话,叫做市场兴衰,六陈主宰,六陈当中,在这地又以小麦为主。
在进六陈铺子之前,二牛还以为拉着驴车,卷着麻袋,背上升斗,到处转村收粮食就成。
但哪是这么容易的,收粮要看农时,小麦刚长好那时候价格一定是最高的,铺子和粮行都不收,压着等价格到最低才收。
下乡收粮就得赶着这时候才成,夏秋粮食多,粮价就低,冬春买粮的人多,粮价就涨。
二牛还跟姜青禾说:“俺在六陈铺子待了,他们那有些坑人的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