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会不答应,只是递文书时说:“那你们可得好好上心了,除了之前挂在户籍上的那些地以外,所有荒地在立夏前会有书吏进村待几天合算。”
“你们今年的地丁是真的要收,推脱不得了,诺,这是上头新的文书,你们拿去瞅瞅,不同的地征银是不同的。”
小吏推来一张厚纸,上头大概意思是上田(包括水田)一亩半按一亩征银十个钱,中田则为两亩折合成一亩上田,下田四亩折合成一亩征银十个钱,今年新开荒田不征田税,来年起科。
其实这个摊丁入亩征银还算合理,但是摊到庄稼户头上都是一笔不少于三百个钱的费用,甚至更多,因为春山湾每户所种的田地没有少于五十亩的,虽然并非全是上田。
趁着土长还在细看那个征地丁的文书时,姜青禾则问小吏,“那番粮地呢?今年新开的荒地也能免田税不?”
“番地啊,哪个部落的?”小吏翻找手里的册子,转过头问。
“蒙人。”
“那也不成的,番地本来赋税就轻,你看啊,”小吏拿过书册,点点上面竖着的一行字,“你自个儿瞅,蒙藏两族的番粮地,只纳粮不纳草,每亩地只收两斗的本粮,哪怕新开荒的也要收,收的再少一点。”
他说:“你们这种给不出来的话,再要不就是折色。”
“折色?”姜青禾有点不解。
小吏告诉她,“就是拿银钱来抵要收的粮食。”
姜青禾问清楚了青稞折色后,她又问道:“那户籍落的地是草场,还要征草束吗?”
“征,这个草束跟开荒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