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。
\n
滋水县的煤矿产业无论质量还是储量,肯定都不如陕北,但李明浩要开的只是一家小纺织厂,靠县里的煤矿足够了。
\n
从县里买煤路途短,成本相对较低,而且还有一个好处,如今有实力开矿的都是大户人家,跟他们达成合作,对保护自己的产业也颇有好处,他就算想反对,也得考虑下自己挖出来的煤还能卖给谁去。
\n
一路走到日后纺织城的所在地,李明浩方才停了下来,新中国选择在这里建立西北纺织工业中心,是因为陇海线的便利,依靠铁路运输可以汇集煤矿、棉花等资源,也便于把成品销往全国各地。
\n
现如今陇海线还没建成,不过好在这里并非只能采取铁路运输,纺织城挨着浐河,可以利用浐河、灞河、黄河的水运优势,同时还能解决纺织厂的用水问题。
\n
而且这里距离西安城也不远,纺织出来的布匹运进城里就能销售,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。
\n
挨着城又没进城,遇到城中的官员大户的阻碍也能少一些,所以李明浩早就盯上这块地方了。
\n
关中平原靠近水源的土地肯定是最上等的,一般人家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断然不会出售,不过河边总有一些码头、货栈等不是耕地的土地,而且也总些人家难免遇到迈不过去的门槛,要不然怎么会有千年地换八百主的谚语?
\n
李明浩看上的这块地,原本就是一块仓库旁边的荒地,主家打算盖点磨坊、仓库赚钱,可惜他唯一的儿子被勾引赌博欠下了大笔钱财,不得不忍痛割爱,以偿还赌债。
\n
李明浩没还价,他说多少就是多少,另外又让他拿了自己的名帖去县衙报官,把那个撺掇他家孩子赌博的混混抓起来,如此主家自然是百般感激。
\n
按照惯例,请了冷先生做中人在契约上签字画押,这块地就归李明浩所有了,完了李明浩刚好顺路送冷先生回白鹿原。
\n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