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以及朱棣为了表现大明的大国风范,命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,致使铜钱大量外流,造成国内“钱荒”,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,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。
所以“支费浩繁,库藏为虚”,被认为是下西洋终止的直接原因。】
【那么郑和下西洋就没有任何的好处吗?
那当然肯定也不是的。
我们从郑和每一次下西洋发生了什么看看就知道了。】
【说这个,要先从郑和的身份说起。
郑和,原本姓什么现在是存疑的,有说他是姓马,被朱棣赐姓为“郑”,世称“三保太监”。】
【太监?】嬴稷瞬间找到了重点,【所以这又是一个太监?】
【是的。】陈曦点点头,【和高力士一样,郑和也是一个出了名的能文能武的太监。
郑和年轻时便从侍燕王朱棣,有智略,知兵习战。
后来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,之后被赐姓。
在永乐元年,郑和刊印的《佛说摩利支天经》中,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,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萨戒弟子,法名福吉祥。
而郑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□□教的□□先知穆罕默德,可以说是身兼两教。
这也为后来航海的人选选中了郑和打下了基础。】
【而关于朱棣决定命人下西洋的原因有着这么几种说法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