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不愧是他们能想出来的。
\n
谢昭昭解释道:“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,一光年就有9460730472581公里这么远,反正就是很远的距离。”
\n
众人似懂非懂:“哦~不懂。”
\n
视频继续:“如果说fast是眼睛,馈源舱就是它的瞳孔,用六根钢索拉起馈源舱。
\n
用六根钢索拉起馈源舱,将重达三十吨的舱体,在高空精准定位,误差不超过十毫米。”
\n
其实这样的工程难度,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。
\n
华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也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经验,整个天眼的建设,每一步都是难关!
\n
谢昭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脑子里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华国天眼之父——南先生,那位为国家奋斗终生,被评为“逝去的十位国家脊梁”之一的伟人!
\n
在当今这个时代,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,需要基础科学领域的响亮发声。
\n
天眼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\n
这个工程,从提出构想到建设完成,整整需要三代科技工作者历经22年,先后攻克了十多项世界级难题!
\n
尤其是在谢昭昭知道了,华国天眼的发明意味着,人类观测太空已不存在任何死角!
\n
这一刻,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在她心底油然而生。
\n
其实有时候,谢昭昭还听感谢死光光这个系统的,让她对自己的祖国更加了解,看如今繁荣富强的国家,也更加骄傲。
\n
她真的为自己生在华国,长在华国而无数次感到庆幸和自豪!
\n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