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\n
“他是我的好友。”薛万辙道:“日前他写信与我,提及沈阙被押送长安一事,信中,他有提及天威军一案。”
\n
薛万辙顿了顿,他没有说,张弘毅还在信中提及崔珣,他提到一介佞臣,如何会写出那般有风骨的行草,他还提到,一介佞臣,居然会为了故友冤情,不顾性命,奔赴千里,薛万辙思及遍贴长安的雕印供状,也恍然大悟崔珣为何拖着病体奔赴岭南,他和张弘毅这些直臣,连一个佞臣都不如啊!
\n
薛万辙心中慢慢下了决断,他与张弘毅同年为官,两人仕途都不甚顺利,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,一腔热血较少年时也淡了很多,但今日,这热血似乎又慢慢复苏了,他看着阿蛮,说道:“让百姓认为大周的天,长夜难明,这是我们这些官吏的过错,如今尔等豁出性命,让暗夜得见天光,我们再坐视不理,就不配做大周臣子了,你且放心,天威军的案子,不会只有你们努力了。”
\n
第127章
\n
长安的雨, 断断续续,下了三日。
\n
三日里,朝堂都争辩不休, 京兆尹薛万辙接下天威军的案子,每日上疏, 请求隆兴帝允他彻查, 除他之外, 桂州都督张弘毅, 还有朝中一众清流, 也上疏恳请隆兴帝彻查, 薛万辙更是在朝堂与尚书左仆射卢裕民激烈争辩,卢裕民说他清者自清, 薛万辙说如果真是清者,那更应该不怕查了,直把卢裕民驳到目瞪口呆,隆兴帝大怒,斥道:“薛卿,你轻信妇孺胡言, 行此癫狂之事,你眼中还有朕这个天子吗?”
\n
薛万辙道:“臣正是为了圣人着想, 才会恳请圣人彻查此案, 如今百姓议论纷纷,都说圣人是袒护老师才不愿彻查, 若再拖下去,必然有损圣誉!”
\n
薛万辙说罢, 居然老泪纵横,痛哭流涕, 他伏首泣道:“圣人登基以来,英明果断,内仁外义,有君如此,实乃吾等人臣之大幸,但正因如此,臣才不能坐视圣人因为私心,而忘了国法,假如查探之后,证实是盛阿蛮等人冤屈了卢相公,臣自会判他们诬告反坐,届时,臣也会一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