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在此地的老弱妇孺,无不期盼远方平定,家中儿郎能安全归来,乱世过去,三地人口十不存一,只得迁移合并成一地治理,取名远平。”
\n
狄昭昭再看远处的风景,同样的炊烟、同样的粮田,却感觉完全不同了。
\n
只觉得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,似乎都浸染了悲壮的鲜血,涤荡过大无畏的壮志豪情。
\n
祖父点到即止,又缓和小孩的情绪,笑说:“你那小友人云翎冉不是同你说,她长大也想去北燕边城杀敌吗?也是自匡氏夫人后,后头的朝代都留存了女将。”
\n
狄昭昭果然一下从之前的情绪里抽离出来,感慨道:“真厉害啊!而且她都年纪这么大了,竟然还……”
\n
感慨着,感……小孩疑惑地揉揉眼睛,再往外看。
\n
低头摇摇脑袋,再抬头往外看。
\n
狄松实问道:“怎么了?”
\n
狄昭昭惊讶地指着窗外的粮田:“祖父,这是粮食吗?怎么稀稀疏疏的?”
\n
狄松实朝外头看了一眼,他虽一直在大理寺,但是民生也不是一无所知的,他道:“为何说它稀疏?这便是农家日夜辛劳种出的稻苗。”
\n
狄昭昭小脸一皱:“可是、可是和爹爹给我讲的不一样啊!”
\n
小孩记性特别好,虽然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,但是他还是记得,那日泰和宫宴上,他问爹爹,人为什么会穷苦?为什么会吃不饱?为什么穷苦会让人变坏?
\n
然后就看到了爹爹脑袋上出现的丰收之景。
\n
即使不是一个时期的,但两者的差距也太大了,即使没有种过田的昭昭,也觉得眼前的田地,绝对不可能长成爹爹想的那种风吹金浪的效果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