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馆的合作广受好评,所以帝都那边希望由群英制作《历史之音》的开场动画。“
\n
“央视?”沈凝烟虽然想过有天拿到官方的委托,可是搁在“创作摆烂,宣传内卷”的国内市场,官方看到群英的概率真心不大。即便是有内部人员的推荐,但是冲着群英的体量,也不会接到这种量级的活计,顶多是在鼓励创业的宣传里露个脸,说些场面话。
\n
以央视的特殊地位,绝不会把软性外宣的活交给一家菜鸟公司。
\n
“你没听错,确实是央视发来合作邀请。“面对沈凝烟的质疑眼神,特助居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:“因为《镜中花》与江城博物馆推出联动角色后,游客数量与官网的点击率有了显著增长,所以在央视那儿得到江城博物馆馆长的大力举荐。”
\n
种花家的文宣部一直都是放不开,怕惹事,层层叮嘱下的隐形规矩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——又臭又长,导致国内的艺术家都是墙外开花,墙内香。而国内的传统文化更是在自喻“清贵”,“不随大众”主流思想下,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,导致国内的外宣部面临着“干了很多,但国内外都不讨喜”的尴尬局面。
\n
尤其是在搞外宣很有心得的欧美日韩的冲击下,国内的很多青年开始对同样有鉴赏门槛的外国艺术如数家珍,甚至比本国人还要了解这些后,巨大的耻辱感正如寒冬里的大嘴巴子,把外宣部和上头的脸打得啪啪响。
\n
尤其是上头。
\n
气得把外宣部里里外外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\n
钱给了,孔子学院也建了,结果不仅是对外宣传没做好,特么家都快被外国鬼子给偷干净了。
\n
要你们有何用?
\n
为此,外宣部要么是收拾东西滚蛋,要么是进行改革。
\n
而《历史之音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上日程的救场之作。
\n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