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与农必定不行,手工业或许可以实现小富,但大富却是不成的,若要国家繁盛,必得商贸发达才成。
\n
戴胄捏掉了一根胡子,却顾不上疼:“殿下,这可不是小事啊!”
\n
李承乾:“我知道!”
\n
当然不是小事了,士农工商,商为最末。重农抑商的政策能延续上千年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且不说根深蒂固的思想能不能接受这个改变,只背后暗藏的危机,如果处置不好就够喝一壶了。
\n
但李承乾查过很多资料,也来来回回想过很多次。若是重商有什么危害,一则是民以食为天,若太多百姓为了利益弃田经商,可能会有吃不上饭的风险。再就是商人权势变大,会反过来欺辱百姓。
\n
但现在情况又不一样。
\n
现在有了高产作物,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人绑在土地上,人闲容易生乱,如果商贸发达,他们可以找活计赚钱,家里自然就渐渐富起来了。
\n
至于权势……也不止商人有风险,如今的世家不就权势赫赫吗,欺负起百姓照样不会手软,换成商人说不定还好辖制一些。即便商人不能取代世家而代之,多一方势力作为掣肘也不错。
\n
李承乾把这些想法说给戴胄听,戴胄若有所思:“下臣回去细细想想。”
\n
李承乾点头,他也只是模糊有个想法,还得继续研究完善。
\n
他问戴胄:“你家里有经济方面的书吗?我已经看过《管子》和《货殖列传》了。”
\n
系统里的经济书理论详实、理念先进,但却是基于外面的国情。大唐情况不一样,决不能生搬硬套,所以李承乾想多找点大唐本土经济方面的书来看。
\n
戴胄作为民部尚书,自然了解过这方面,当即点头道:“这样的书不多,下臣家里有几本,里面倒是提到了一些,回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