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广交好友、参加各种诗会文会、还会时常出入平康坊。
\n
是的,就是教坊!
\n
大唐的文人没事就喜欢逛逛教坊,甚至将之视为雅事,自然不只是为了风月情色,更因为教坊本就是刷名声的好地方。
\n
这时候的妓女也不太一样,相比容貌,她们的才情更加重要。
\n
妓女常常要外出参加活动,每每要与客人诗歌相和,和不出来会被人笑话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游戏,譬如最常见的行酒令,往往由妓女担任席纠,也就是裁判,她们要负责宣令和判断客人行令对错,文采不够根本不能胜任。
\n
因为这些原因,妓女中最厉害的“都知”容貌未必最出挑,甚至可能相貌平平,但每一个都才情出众,于席纠和作诗上更是翘楚。
\n
扯远了,说这么多是想表示文人为了高中想尽各种办法刷名声。
\n
他们去教坊司,固然可以与才貌双绝的花娘秉烛夜谈甚至春风一度,更会留下自己的诗作,或者为乐曲填词,期盼借由花娘之口,将自己的名字传扬出去,若能被某个达官贵人记住就更好了,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受到推举。
\n
相比刷名声,被贵人举荐才是最好的办法,如果这个贵人能量足够大,即便考生科举没有高中,也可以通过举荐直接入仕。
\n
因此很多文人就会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册,送给自己看好的高官贵族,以求得到他们青睐。
\n
李承乾就没少收到这样的诗文册子,还有写各种文章和他探讨的,如果真是有本事有才学的,举荐一下也未尝不可。比如马周,就是写了一篇文章给李承乾,成功进入天策府,如今也是正四品的高官了。
\n
这种以诗文向贵人自荐的行为称为“干谒”,若自荐不为求官,仅是为了科举,又能叫做“行卷”。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