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少数。每年参加科举的考生那么多,能够得到贵人赏识的却寥寥无几。
\n
杜构是幸运的,以李承乾伴读和杜如晦长子的身份,只要他的实力没有问题,就一定不会落榜。但对广大寒门学子来说,行卷就是科举路上的一座大山。
\n
长安多的是滞留数年,花费无数时间、精力和金钱广结人脉,只求一朝得中的学子。可惜汲汲营营多年,最后可能还是一无所获。
\n
对这些人来说,行卷哪里是什么乐事?分明是无数次的碰壁、白眼和失望。
\n
李承乾叹了一声:“什么时候不用行卷就好了。”
\n
不止考生苦恼,李世民和李承乾也不满意,朝廷举办科举,本意是选拔寒门中的有识之士,分薄世家在朝中的影响。但现在这种情况,真正的寒门学子很难出头,这几年考中的进士一大半出自各个世家,或者由世家举荐。他们的目标想要实现还遥遥无期。
\n
魏征表情淡淡地说:“没有本事冒出头的人,即便考上进士也很难成事,殿下不用觉得可惜。”
\n
李承乾摇头:“不是这样的。如果底下人需要勾心斗角才能成事,那就是上位者没有做好,没有创造出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,阿耶和我该反思自己,而不是怪别人没有本事爬到我们面前。”
\n
魏征一愣,诧异地看向李承乾:“殿下是这么想的?”
\n
“对啊!偏科的人很多的,很多人在某个方面很有天赋,但就是学不会为人处世,我们应该发掘他们的长处,保护他们的天分,而不是逼着他们学所谓的为官之道,这是本末倒置!”李承乾一口气说完,下巴微抬,“不管你认不认同,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!”
\n
魏征愣了好一会儿,退后几步,冲李承乾长长一揖:“殿下仁心,下官敬服。”
\n
李承乾:“?”
\n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