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n
他本来并没有把格物学的科举放在心上,身为皇帝,每日要操心的大事太多了,即便关注科举,也在秀才科、进士科和明经科上,能分给其他科目的注意力实在太少。
\n
经长孙氏提醒才恍然意识到,即便对他来说并不要紧的格物科举,对考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,甚至可能是改变他们人生的机会。
\n
李世民起身敛衣,对长孙氏作了个揖,郑重道:“皇后仁慈!”
\n
长孙氏笑着拉着坐下,又道:“其实妾也有私心,承乾曾经教过格物学,现在亦挂着国子监博士头衔,这次参加格物学考试的必少不了他的学生,如果承乾去做考官,难免旁人觉得有失公允,影响二郎和承乾的名声。”
\n
李世民听罢点头:“还是观音婢顾虑周全,既然如此,那也罢了,我另外找人便是了。”
\n
长孙氏笑着应了。
\n
她不愿意李承乾掺和进科举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,只是没有说给李世民听,那就是怕他们父子因此起了龃龉。
\n
向来考生与考官关系密切,科举考试似乎成了一根绳子,将他们绑到了一起。考生视考官为座师,考官也会对他们取中的考生格外关照,久而久之便结成党羽。
\n
旁人结党尚且要引起君王猜忌,更何况是太子?
\n
如今李世民爱重李承乾,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,然而人心易变,谁又知道日后是什么光景呢?长孙氏不愿意用丈夫与儿子的感情做赌。
\n
*
\n
之后几天,李世民忙得团团转。
\n
首先是刺客的事,大理寺和刑部审了两天,终于弄清楚来龙去脉,坏消息是这些人背后的确还有人,好消息是指使之人并非来自大唐内部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