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物学在长安发挥不了什么作用,建设地方却是正正好。而学子去了地方,即便做不了一县之主,最起码也能当个县丞,八品的官,不比留在京城差。
\n
以明算科为例,留在京城也只能做个不入流的微末小官,且没什么发展空间。去地方就不同了,若能靠着格物知识立下点功劳,加官进爵岂非指日可待?
\n
对地方来说自然也是好事。
\n
李承乾自觉面面俱到,李世民却否决了:“不妥!地方主官,唯有读圣贤书才能胜任。”
\n
“为什么?”李承乾叉腰,“阿耶,你搞鄙视链吗?”
\n
什么鄙视链李世民没听过,但大概能明白意思。有些无奈地解释:“并非阿耶看不起格物学子,只是治理地方与读书做实验不同,不读圣贤书,怎么知道该如何处理一地大小事呢?”
\n
“你要这么说,我就不答应了!”
\n
李世民也不生气,又懒洋洋往椅背上一靠,颇有兴味地说:“你有什么意见,说来朕听听。”
\n
李承乾道:“在治理地方上,读圣贤书的与学格物学的差别并不大,一个是完全没有了解,一个是纸上谈兵,五十步笑百步而已,都要到任上再慢慢摸索、积累经验。”
\n
李世民:“那五十步也比一百步强。”
\n
“但阿耶不是想慢慢替换掉世家的人吗?今年寒门进士比往年多了点,但还是太少了,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成效?”李承乾循循善诱,“格物学可大部分都是贫寒学子哦~”
\n
其实李承乾并不觉得学格物的到了官场比不上读圣贤书的,当官这件事靠的是天份和心性,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定论的。据他所知,外面世界很多高官都是理科出身,而大唐也不乏不适合做官的博学鸿儒。
\n
李世民若有所思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