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过去, 淳景帝总算舒了口气。但没想到清早上朝,看到的第一本奏折,竟然是弹劾谢府三郎谢修撰的。
\n
说来前阵子朝廷提倡树新风, 要求宗亲官贵规束言行,且与各人的品阶考核与俸禄奖惩挂钩, 唬得人人都循途守辙。御史丞们愁无米下锅,连某某官员骑在马上低头看了眼腰带, 都能掐出来上奏弹劾“不修言行”。
\n
直到奚淮洛一事闹出,一扯带出来三家, 偏这三家又极是豁得出去折腾, 不断制造着新“作料”。对于那些个御史来说,就彷如久旱逢甘露,堪堪得了桌饕餮盛宴。
\n
连日来, 那奏本里的“婚前孕育”、“皇室体面”等词汇, 已经把淳景帝看得, 从起初的脸颊抽搐,变成了选择性地自动无视。
\n
总算一桩事儿结束,怎的竟又把谢三郎给弹劾上了?
\n
要知道最近, 谢府可是那三家的荣德标杆, 诸如“辜负九泉之下谢老太傅清名”、或是“视陵州谢氏百年崇望何在”,之类云云。
\n
淳景帝翻看了眼奏折, 原来是说谢修撰某夜亥时出府,子时却将少夫人从外坊拥回, 仪容形表沾红挂彩的, 颇失为官体面。
\n
……这在淳景帝看来根本就不是事。
\n
本来皇帝就觉得有愧于谢府了, 幸在谢府大房承袭爵位,无朝中实职, 而二房谢衍又都在文渊馆修史,总算可以不用打照面,避免了尴尬。
\n
皇帝便有心偏袒,看向台上的桌案,问道:“谢爱卿,你来解释一下可有此事?”
\n
谢敬彦颇识相,连日都在翰林院当差,等到风波过去,才又出现于御前记撰。
\n
男子身着一袭挺展官袍,衣上刺绣鹭鸶暗纹,端得是清绝俊凛,衣冠齐楚。
\n
听及此,未免只觉可笑。
\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