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北疆和大齐言语不通。满打满算,耶律尧在礼极殿识文习礼,也不过四年光景, 其间还要应付兄长和异国贵族挑衅,混淆了细枝末节很正常。
\n
更何况, 她记得当年如舒公讲诸王分封, 说的就是诸侯有“聘于天子之礼”。他估计误以为朝聘之礼, 也能指代受雇听命于皇室。
\n
耶律尧想了想, 很自然道:“是。”
\n
宣榕无奈道:“那个叫酬金……和聘金不是一回事儿。”
\n
耶律尧笑吟吟问道:“和朝聘之礼居然有区别吗?什么区别?”
\n
“当然有了。如舒公说的朝聘之礼是千百年前盛国往事了。那是国事。”宣榕解释道,“如今聘礼一般只有两个说道,一是婚前缔约下聘, 二是接猫回家时,会用聘书和聘礼, 也叫聘狸奴, 衔蝉去年生小猫时, 就有人来下聘。”
\n
耶律尧无可无不可地道:“行,那就酬金。郡主会给我酬金么?”
\n
宣榕反问他:“你想要什么?”
\n
耶律尧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递给她:“点评一下。”
\n
宣榕接过他那张纸, 摊开,是一首出征诗词, 用词壮阔, 巍峨磅礴, 气势如虹,只是这字……算不上惨不忍睹, 但实在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\n
她斟酌道:“你这字……比以前还是大有长进的。”
\n
至少能看懂内容了不是?
\n
她睁眼说瞎话, 耶律尧不由笑了几声, 方肃容道:“近日在摹字,权当修身养性, 但又没有合适的碑文临摹。我记得夫子们称赞过你笔风可雄浑可柔婉——”
\n
宣榕自幼师承名儒,教她书法的大家就有不下五位。除了誊抄佛经用簪花小楷,其余书信来往,她都喜欢用笔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