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承;在带衬里缝上一道密诏赐给他,让他到家看到诏书,便可日夜谋划,神不知鬼不觉。”
献帝觉得有理,伏完告辞出去。
献帝于是亲自写了一道密诏,咬破指尖,用鲜血书写,暗中让伏皇后缝在玉带的紫锦衬里,然后自己穿上锦袍,系上这条玉带,命令内史宣董承入宫。董承见过献帝,行完礼,献帝说:“朕昨夜与皇后说起霸河之苦,念及国舅的大功,所以特地宣你入宫慰劳。”
董承叩头谢恩。献帝带着董承出殿,来到太庙,转上功臣阁内。献帝焚香行礼完毕,带着董承观看画像。中间画的是汉高祖的容像。献帝说:“我高祖皇帝从何地起家?如何创业的?”
董承大惊说:“陛下这是在戏弄臣吧。圣祖的事迹,臣怎会不知?高皇帝从泗上亭长起家,提三尺剑,斩蛇起义,纵横四海,三年灭亡秦朝,五年灭掉楚国:于是拥有天下,立下万世基业。”
献帝说:“祖宗如此英雄,子孙却如此懦弱,怎能不让人叹息!”
接着指着左右两边辅佐之臣的画像说:“这二人不是留侯张良、酂侯萧何吗?”
董承说:“正是。高祖开基创业,实在是依靠这二人的力量。”
献帝环顾左右,见离得较远,便悄悄地对董承说:“你也应当像这二人一样,立于朕的身旁。”
董承说:“臣没有寸功,怎敢担当如此重任?”
献帝说:“朕想起你在西都救驾的功劳,从未忘记,却没有什么可赏赐你的。”
接着指着自己所穿的袍带说:“你应当穿上朕这件袍,系上朕这条带,就如同常在朕的左右。”
董承叩头谢恩。献帝解下袍带赐给董承,又悄悄说:“你回去后仔细观看,不要辜负朕的心意。”
董承领会了意思,穿上袍,系上带,辞别献帝下阁。
早有人报告曹操:“献帝与董承登上功臣阁说话。”
曹操立即入朝查看。董承出阁,刚过宫门,恰好遇到曹操前来;急忙中没有躲避之处,只得站在路旁行礼。曹操问道:“国舅从何处来?”
董承说:“刚刚承蒙天子宣召,赐给我锦袍玉带。”
曹操问:“为何赏赐你?”
董承说:“因为天子念及我旧日在西都救驾的功劳,所以有此赏赐。”
曹操说:“解下来给我看看。”
董承心里知道衣带中必定有密诏,担心曹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