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在场的宫人极力摆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口的样子,全当没瞧见这场面。
\n
李治混不在乎地一笑,“要不怎么说她聪明呢,明知道我不会对她这个小功臣还手的。”
\n
“这哪里是陛下体恤功臣,”武媚娘道,“是陛下今日心情极佳罢了。”
\n
所以也就放任女儿肆意妄为的举动了。
\n
武媚娘没有说错,李治的心情确实不错。
\n
籍田礼上韩王的一番表现,让他顺理成章地为武德功臣追封,甚至没给长孙无忌等人开口的机会。
\n
这是这几年间自摆驾万年宫后,第二条没给他们任何一点置喙余地的决定!
\n
这出追封所给出的名位看似不重,但在此追封之下——
\n
他想扶持上位的妃嫔能从中受益,武德功臣的后裔能承蒙他这位天子的恩德,为图生存的韩王能彻底站明立场,长孙无忌等人也能看到他想要亲政的决心。
\n
说是一箭数雕也不为过!
\n
个中影响尤在发酵之中。
\n
李治毫不怀疑,他早年间希冀却未能达成的群臣上表谏言,达成真正的太平之治,或许能有希望慢慢实现了。
\n
现在就看他的那些臣子中,到底有几个胆大货色了。
\n
总得先有那么几个出头之人,来突破长孙无忌的垄断。
\n
另一面,西域那头传来的战报,既是对大唐边境的危机,在他看来,同样是一次机遇!
\n
以李治看来,这可并不仅仅是外患在前,逼迫长孙无忌先在内斗中停手。
\n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