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题,指着田。
\n
宋知府快走几步看作物:“本以为麻会与稻争肥,不曾想,水稻长势更好。”
\n
同知附和:“确实比寻常稻田的秧子壮,可惜是黄麻,不能做衣服。”
\n
里长立即介绍:“苎麻不适宜跟水稻同一时候种,苎麻要么是深秋过冬,要么是晚春。”
\n
“原来如此,宜长思虑周全,可是有人指点?”同知随意一问。
\n
“自己瞎琢磨的,只因去年水田中有几株黄麻生长,瞧着不错,便试一下。”
\n
里长把主意说成自己出的,憨憨绝对不能暴露。
\n
大家小心地走在田埂上,水还流着呢,不小心踩下去,一脚泥。
\n
种水稻就是这么麻烦,每天要看水,不能是死水。
\n
分水渠在各个田格处有个小口子,田格子再有个小的出水口。
\n
稻田在翻耕和分格时,就保证高低有序,不是平的,平的会积水。
\n
跟卫生间一个道理,最后所有的水会流向下水口。
\n
包括需要在垄沟灌水的其他作物地,必须有坡度。
\n
府里的官员看得认真,可不是做做样子,也没人为他们铺地毯。官靴上很快出现泥,有官员在里长征求同意后,还脱掉靴子和筒袜,进到田里十几米的位置拔出来两株水稻和黄麻。
\n
他要带回去跟别的田里水稻和黄麻比一比,好的话明年推广。
\n
走过水田是棉花田,下丘村不分户,一律集中种植,方便管理。
\n
棉花田扩大一倍,麻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