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
“你办事,我放心。”周煄笑了。
\n
封地上一切都上了正轨,易云也找到了自己方向,莫愁那边频频传来好消息,霄霄也茁壮成长。霄霄先天就生的好,易云和周煄正直壮年,后天又精心照料,才一岁多的孩子说话清楚能跑能跳,整个王府都是他的后花园,朝着熊孩子的方向进化。
\n
时间转瞬即逝,周煄十年封地建设的方针实行不到三分之一,就接到了皇帝急诏回京的圣旨,还要求他把家眷带上。周煄赶紧让情报室去打听,什么事儿能让皇帝这么着急,他怎么没得到消息?
\n
第123章 明显隔代亲
\n
“陛下所为何事招主子回京不知,但进来朝政大事首推江南秋闱舞弊案,举子们抬着孔圣人的像围攻贡院,有名的才子白子墨还写了“价钱”两个字贴在贡院二门匾上。讽刺官员把科举选士当成生意来做,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。”福寿禀报道。
\n
接到圣旨,易云马上安排后勤,组织人手收拾行礼,安抚不明真相的属官、门人,周煄抓紧时间问清楚现在的情形。
\n
“怎么没人和我说呢?”周煄不高兴道。
\n
“主持秋闱的是庆国公府的二爷,咱们府上也没有人牵涉其中,属下就大意了,请主子责罚。”福寿刚刚上任,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,他们王府既不主持秋闱,也没有人去考,他就没把重心放在这上面。福寿担任的是机要秘书的责任,让他初步处理文书,只是排序,他把江南秋闱舞弊案排在秋收治安工作之后。倒不是不让周煄知道,就是轻重缓急上拿捏的不到位。
\n
“庆国公府是陛下的母家,与陛下相关就没有小事,像如今这般陛下突然招我进京,我心里连个谱都没有。再有,江南文风鼎盛,学子素来自骄自矜,既然敢拿科举比作生意,岂知他们不会迁怒商人。我在德安和西北的政策向来优待商人,朝中江南出身的官员不在少数,焉知有没有一两个脑袋不好使的,迁怒于我,参我一个以商乱政。更有甚至,说这个歪风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