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站在一个山坡前,俯瞰着整个定军山糜烂的战场,不由得感慨道:“想不到,魏军中最擅长大军团调度的荀攸走了,可他的本事却被那曹孟德学了个精光。”
\n
之所以如此感慨,是因为就在方才,法正细致的为刘备复盘了一番这定军山的战场。
\n
连带着与官渡之前的白马、延津一战做出最直接、最横向的对比。
\n
白马、延津之战是曹操屯兵延津伪装渡河,迷惑袁绍大军也渡了河,曹操却出其不意的自引轻兵疾袭白马,解了白马之围。
\n
诚然这一战有关羽斩颜良的功勋,可战略上却是倚仗的荀攸的奇计。
\n
而在随军的谋士中,分工其实极其复杂,有专门在战前搞用将的;
\n
有专门刺探将士情绪的;有专门考察地形的,还有专门帮主帅分析敌方将领的;
\n
更有临机决断,在微观战场负责大军团调动的;
\n
曹操精于宏观战略的部署,在微观战场的大军团调动上并不擅长,而荀攸最擅长这个,故而利用疑兵、伪装、军团调动…助曹操声东击西赢了白马、延津一战。
\n
如今细细的去分析可见,定军山一战,疑兵、伪装…关中兵马的调度,这些…简直与那荀攸的奇策,与那延津、白马一战一模一样!
\n
法正也顺着刘备的话感慨道:“荀攸一生为那曹操献出了十二奇策…一策比一策奇,一策比一策险!曹操又极擅长学习,如今观其调兵…观其在整个定军山上的部署,可见已领会到这十二奇策的精髓…”
\n
说到这儿,法正顿了一下,然后思虑了许久,还是郑重的说,“主公必须要做出决断了,阳平关的魏军很快就会封锁助我们的退路,我们现在若要撤离还来得及,可若是依旧坚守下去,留给我们辗转腾挪的空间会越来越少…主公,理智的说,我该劝你放弃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