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刀法的特点,首重前三刀!”
\n
“不!”
\n
面对赵云的话,关羽一边继续挥刀,一边淡淡的解释道,“这是徐晃徐公明的刀法,力劈华山…却蕴含多般变化,比之关某那三刀不遐多让!”
\n
关羽与徐晃太熟了,两人是同乡,又因枣树结缘,精练武艺,年轻时…总是在枣树下比斗。
\n
打枣练力量,比试练技巧,故而两人的武艺均是一日千里。
\n
赵云自是知道此节,于是感叹道:“要破云长的刀法,首要避让前三刀,从第四刀开始逐渐加力,想来…若是小弟日后碰到那徐公明,也当如此!”
\n
赵云一番话说得信誓旦旦,这是他对徐晃刀法的理解,却并不正确。
\n
果然,关羽直接了当,一丝不苟的回道:“不!徐公明的刀法与我这春秋刀法不同,他的刀法越是挥出,越是变化无穷,真要缠斗在一起,反而不好破敌…所以,要破他的刀法,要么是第一刀,要么就是最后一刀!”
\n
说到这儿,关羽再度模仿徐晃的刀法向赵云攻来,“来,试试破这一刀,在我挥刀时,用更快的速度攻某的左肩,此为徐晃这刀法唯一的破绽——”
\n
往事历历在目…
\n
也正是基于此,基于赵云与关羽阅历的互换,在看到那徐晃的大旗时,赵云已是觉得这一战稳了。
\n
“降者不杀——”\n\n\n\n', '\n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