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又不愁销售,要想不发都难啊,你说是不是拔开了重重乌云,迎来了艳阳高照的朗朗晴天!”
岸上狐疑地问:“李董,你们康华有哪么大的销售能力?”
李明:“这个你放心,康华公司的市场特别大,西强国还只是个小市场,象这样的重工机械,我们的主要市场放在大康。
大康目前正是一日千里大搞建设的时候,太需要重工机械了。目前你们这点生产能力还小的可怜,远远不够需要,主要还是靠国产。
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,我可难牵线搭桥,让大康的吉昌公司与你们三角重工在大康合资办厂。”
岸上狂喜大笑:“李董事长,你真是我们三角重工的救星、福星啊!从今以后,我岸上就听你的,你说什么我就干什么。”
一雄也哈哈笑道:“吉昌公司是大康名列前茅的民营公司,大名鼎鼎,信誉极佳,我赞成!”
李明见三角重工的两个主要股东一致同意与吉昌公司合资办厂,立即就拔通了王霭的电话:“王董,国内建设一日千里,面貌日新月异,依我看目前用于基建的重机一时供不应求,吉昌公司是不是考虑办个重工厂?”
汪霭:“我也看到了这个重大商机,估计至少有二十年的黄金期,也把心思着重放在这方面。
但目前我们的条件还不成熟,办不起来。关键问题是缺少技术人才,缺少生产设备。只要能解解决这两个困难,马上就可以办起来,只是这两个困难有多难,难于走蜀道啊。”
李明哈哈笑道:“王董,我觉得缺少市场才是最难的。大康有广阔的市场,就是解决了最难最难的困难,其他的办法都好解决。”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