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街边小摊上,“状元及第糕”、“连中三元汤”等吉利吃食应运而生,生意火爆。
太学旁、酒肆里、甚至护城河边的柳树下,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士子聚在一起。
或高谈阔论经史子集,或激烈辩论时政策论,唾沫横飞,引经据典,激昂处拍案而起,引得路人侧目。
空气中弥漫着“之乎者也”的辩论声和焦虑的叹息声。
嗅到商机的“名师”如雨后春笋。
有号称“押题圣手”的老学究,摆摊兜售“必考题纲”,价格不菲;
有鼓吹“速成秘法”的江湖术士,声称三年科举五年模拟;
更有甚者,在城外道观寺庙搞起了“状元祈福法会”,香火钱收到手软。
整个长安城,弥漫着一种亢奋而略带荒诞的备考氛围。
宣室殿。
刘盈看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士子名录和初步筛选的答卷,眉头却微微蹙起。
热闹是热闹了,但一份不太协调的名单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“陈平!”
刘盈指着名单上几个空白区域,“燕赵之地,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,文风亦盛。此次报名者,为何如此寥寥?”
“还有这吴越之地,鱼米之乡,文采风流,缘何上榜者亦屈指可数?”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