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城万人空巷。
巨大的金榜张贴于宫墙之外,贾谊之名高居榜首!
紧随其后的,有来自燕赵之地、以一篇《论北疆屯田与民防结合疏》打动考官的寒门士子孙定方。
有来自吴越水乡、以《论江南水利疏浚与漕运改良策》展现才华的农家子弟沈文秀。
更有齐鲁、三辅等地的饱学之士。
金榜之下,欢呼声、哭泣声、惊叹声交织一片。
有白发老翁看着孙儿名字,老泪纵横:“中了!中了!我老孙家,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了!”
有布衣寒士激动地拥抱在一起:“寒窗十年,终不负此心!陛下开科取士,真乃我辈再生父母!”
燕赵、吴越的士子们更是激动难抑:“陛下分卷,恩同再造!若非北卷、南卷,我等焉能登此金榜?”
长安城的百姓也津津乐道:“听说了吗?状元郎才十八岁!”
“那个孙定方,听说家里是种地的!”
“沈文秀,他爹是修河堤的!啧啧,真给咱老百姓长脸!”
贾谊、孙定方、沈文秀等新科进士,身披红绸,跨马游街。
所过之处,百姓夹道欢呼,鲜花如雨。
这前所未有的盛况,不仅是对个人功名的庆贺,更是对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这一科举梦想成真的集体狂欢!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