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
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大臣,每日清晨便在城中开阔处或乡间大桑树下设席讲坛。
他不用深奥的辞藻,而是将《汉律》的宽仁、朝廷减免赋税的具体条款、以及“重农桑、轻徭役”的治国理念,用最通俗易懂的西域方言娓娓道来。
他讲“五口之家,百亩之田”的理想,讲大汉如何鼓励耕作、抑制豪强。
他的声音清朗,逻辑清晰,像涓涓细流,浸润着台下那些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百姓干涸的心田。
宣讲之后,往往伴随着实际的行动。
汉军士兵会抬出一筐筐的粟米、麦粉,甚至还有从中原运来的、对西域人而言颇为稀罕的盐巴和布匹。
这些并非昂贵的赏赐,而是实实在在的“春荒救济”和“安家之资”。
刘盈严令:“发放务必公允,老弱妇孺优先,不得克扣一粒!”
这些带着汉家温度的粮食和用品,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说服力。
百姓们捧着分到的物资,看着台上那位清瘦却目光真诚的汉家大臣,再对比过去动辄鞭笞、横征暴敛的旧主,心中的天平,开始无声地倾斜。
一种名为“希望”的种子,在龟裂的土地上悄然萌芽。
与文治的春风化雨不同,在军营校场上,则是另一番景象。
飞将军李广,如同一块饱经风霜的砺石,被刘盈赋予了打磨西域诸国军队的重任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