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样子。
\n
比如曾经试图亲自上阵抓敌的萩原千速, 被拒绝在大学实验室门外的时候, 其实并不清楚自己要抓的人究竟长了怎样一副尊容。
\n
直到她因被拒之门外阻断了追凶之旅, 吃饭的时候都满脸写着不高兴, 这才被家长们追问出缘由。
\n
哪知道隔了半个地球,跑到异国他乡,萩原研二和松田阵平居然碰上了当初她想追捕的犯人。
\n
可是这人既然是有胆量投毒的杀人犯,那么又为什么会被他人枪击呢?
\n
虽然在美国这个持枪合法的国度, 每天平均有118人1死于枪支暴力事件, 似乎简单的口角都有可能导致某人被枪击。
\n
可这位研究员, 在犯下重大案件之后就应该被断绝了离开日本的可能, 更遑论这次枪击案发生得非常蹊跷。案件发生路段几乎没有行人,附近没有店铺和常住居民, 甚至连流浪汉都在近期的一次黑/帮/械斗中被吓跑,这就大大减少了存在目击者的可能性。而枪声有过遮掩痕迹,他们所听到的是加装了消音器后发出的声音。
\n
如果不是想要参观地铁沿路的小学, 而后随意在城市中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突发奇想打算散步回去酒店,以当时街道上的空旷程度,恐怕没有人能注意到这个阴暗的角落里,一座破败的建筑中发生了一场枪击案。
\n
那个时候, 枪击案是否还是枪击案?恐怕就会变成枪杀案了。
\n
又或者真的有某个普通人听见了经过消音器处理的枪声,恐怕也只会认为自己听到了响亮的卡车鸣笛, 或者锤子锤击墙面的声音,思维会被误导向某个磕嗨了的邻居正在砸自家的墙壁, 而非某个生命即将消逝的征兆。
\n
就算做了双重保险,凶手依然非常谨慎。
\n
现场没有发现凶手,并不是因为他从后门逃跑了,而是因为凶手是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