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影响力文章的说明。
少年嫌自己写的字太丑,刻写蜡纸的时候一度想请钱掌柜代笔,但对方认为这样的笔迹很好,有利于隐蔽自己误导特务。
也不知道地下党组织是怎么运作的,只是一夜间就印刷了几百张粗糙简陋的《游击报》号外,并且在天亮前投递到了城内许多店铺、庭院和窗户里。
第二天一大早全城人讨论的都是这张报纸,脸上挂着藏不住的激动。大家对日本人的禁令早有怨气,只是缺人带头抵制而已,现在有了这份报纸的呼吁一下子就统一了态度。
日本宪兵队、伪县政府公署的大小官吏、警备大队的警察们全都忙坏了,全城搜查销毁这张报纸,禁止任何人讨论禁用法币的事情。
然而古人早就说过,防民之口甚于防川,舆论这东西一旦成了气候,越堵越可怕,最后一定会形成滚滚洪流一发不可收拾。
民众明面上虽然不说了,但行动上都开始响应号召,不但继续使用法币,还自发抵制联银券。如此一来,城内的物价反而稳定下来了,没有人去抢粮食了,不见了突击花钱的顾客,想着大赚一笔的日本商号急了。
他们现在很想杀鸡儆猴,但日伪报纸上白纸黑字地写了,禁止法币流通的政令从下个月1号才开始施行,也就是说在那之前,大家手里的法币还可以合法使用,就算是日本宪兵也不能随便抓人。
于是他们把矛头对准了那张“煽动”民意的报纸,发动所有力量调查报纸的由来,一定要查出是谁写了这篇文章,捣毁印刷报纸的窝点。
城内与印刷品有关的店铺都遭到了搜查,凡是售卖和持有纸张、油墨、蜡纸、滚刷这类东西的店铺掌柜、伙计,乃至学校的教师校长都被抓去核对笔迹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