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幸好她在一串红,在楼梯口遇见了冼锐。是冼锐告诉了她,天外有天,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因此从昆明回家以后,她很清楚地知道,自己终归是还要走出去的,而不是只在原地里打转。
并且,这些年以来,她也一直在思考:赵叔叔和阿姨,他们的婚姻模式已经固定,不吵不闹,只是有一点点不愉快,并没有耗费多大的精力。
而且,他一见到他的一双既漂亮又优秀的儿女,一见到她这样的晚辈,就高兴得脸上笑开了花,并不至于让他患上绝症。
还有老家县城里的那个亲戚,他们夫妻关系很好,女儿们也都比较省心。二姐和同厂那个工人的恋爱,也并没有谈多久。
至于父亲和母亲,他们虽然吵架,但也只是十天半个月吵一次,而且只是小争小吵。吵完以后,照样一起去看电影,照样一起去散步,并没有往心里去。
她终于发现,他们三个之所以英年早逝。并不是因为婚姻,而是因为脑力劳动太耗神,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。本来要提供给全身的能量,却大量集中地供给了大脑,这样是很危险的。
那个年代的物质也还是很匮乏的,仅仅只是吃饱了饭。况且上有老下有小,再加上还喜欢忆苦思甜,舍不得吃,舍不得穿,全身的营养都远远不够。
母亲从小就教她保护好自己,以一己之力供她上了高中。并且又让她在家里呆了三年,完成了自考,给她自由,让她自己生长。
就像当年外婆认为母亲上了小学,认了字,有了知识,由着她用她的新方法去养孩子一样。
至于姐姐,那是因为不幸在穷乡僻壤生了病,母亲一个人背着她连夜赶到镇上医院,已经太迟了。如果不是母亲的神速,连命也没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