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外公在六零年饿死了。母亲当时17岁,她和外婆也差点饿死了。外婆又只养了母亲一个,无比宠爱。
物质上那么贫穷,那就只能在虚无飘渺的精神上安慰和宠爱。她一直都叫她“银狗儿”,舍不得打,舍不得骂,什么都由着她。
再说,她也是个读了书,有了知识的人了。外婆最多只是念念叨叨,从来不动真,也从来不管用。
只是父亲知道了,在信里骂母亲,说“大的已经养坏了,还准备害死小的。”冒了丢掉好工作的风险早产了一个,还是女儿,父亲真的很冒火。
还好,她比别的孩子聪明。
后来,母亲就因此犟嘴说,人家三斤半都养活了的。她总是不失任何时机地要表示自己很正确,她总是不失任何时机地要表达自己的硬气。
真是气死人,就不想想这对孩子的损害,特别是对内脏的损害,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个。
这就是她守旧不和大伯说话,又思想新潮,盲目模仿外国妇女。快要生产了,还要重体力劳动的严重后果。
虽然母亲只有30岁,但营养不良,面黄肌瘦,比45岁的高龄产妇还要危险。
等到她长大一些,看到了那被火车拉来拉去的一车皮又一车皮的煤炭,甚至是更好的,无烟的焦炭。
母亲再向她诉苦,她就直接质问母亲:“难道你就不能不要那八十斤煤炭?”并且,很久都不怎么和她说话。
而母亲的回答却是:“那吃什么,烧什么?”
原来,这里吃不完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