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家,父亲是方圆百里的能干人。
能说能写能算,当兵转业后只修了一点点成昆铁路,就遇上通车了。算是并没有吃到最苦的苦。然后运气很好,就留了下来,没有再回农村。
别的站长都是初中生,而父亲一个小学生,却很快被破格被提成了站长。并且年年都是段上的先进,人走到哪里,先进带到哪里。
所以他们很快就农转非,从老家那个连赶集都要走十五里,山连着山的小山村里出来了。
而且还是到了现在这个离西昌城很近,同时办理客货运业务,在凉山州算是很繁华的小镇上。
这是非常难的,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办到,是领导对父亲的欣赏与信任。
父亲就是这样对她讲的。因为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,本来就是艰苦的。他所认为的比较轻松,那也仅仅只是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较而言。
但是母亲却不这么认为。她觉得自己也是方圆十里最漂亮,最能干的女子。她也能写能算,而且是那个年代绝无仅有的独生子女。
父亲当年在部队上做到了排长,他一心想留在部队上,没有能够如愿。他的领导很欣赏他,但是那几年却都没有那样的政策。
所以等他回老家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,27岁了。周围年龄相当的女子已经早早地出嫁了,只剩下了25岁的母亲了。
可是母亲却是根本就不想结婚的。如果不是外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,她很想一个人自己过一辈子,更不想养儿养女受拖累。所以,他们俩经常发生争执。
母亲从小一个人独自长大,不太爱说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