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如果苑金贵只是全性,那放过他儿子也不是不行,只要废掉经脉就好了,毕竟自己也不是一个残忍嗜杀的人。
至于苑陶将来的报复,那完全不在李慕玄的考虑范畴内。
要知道,他的仇家可不在少数。
就当初绵山那上百名全性的亲朋好友,还有津门和燕京那群前朝遗老们,相比于苑陶这名孩童,他们对自己的威胁岂不是更大?
假如真要赶尽杀绝。
第一個就该把他们都查仔细,然后一个不留,全部杀掉!
之所以没这么做。
原因很简单,自己是一个修行者,不是动辄杀人全家的魔头。
常言道,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。
在对方还未犯错的情况下,因担心报复就斩草除根,说白了其实是内心恐惧作祟,害怕有朝一日因自己这一时心软,导致他人或自己关心的人受伤。
平常人如此没什么好说的。
但修行者是常人,也不是常人,报复可以,迁怒不行。
在没有任何‘道理’的情况下,完全被自身情绪牵着走而迁怒杀人,然后说一句真性情,修的是真我。
这行为能理解,却无法认同,否则全性的诸多行为就合理了。
当然,以上这些。
只是建立在苑金贵只是一名与自己有仇的全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13页